栾开封: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今后的任务
来源:中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
文 中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 栾开封
今年是落实“十二五”规划十分重要的一年,是承上启下之年,也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关键之年。按照国家体育总局要求,要继续做好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实现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首先要认清我们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这是做好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的首要前提。
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取得可喜的成绩
最近两年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用形势喜人、形势感人、形势催人来形容是比较贴切的。在国家体育总局和各级体育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取得可喜的成绩,与前几年相比,可以说是高歌猛进、催人奋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各级领导和体育部门更加重视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最近,在国家体育总局纪念毛泽东同志“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题词60周年系列活动仪式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再次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政府主导,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不断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统筹城乡、区域体育协调发展,推动全民健身活动向广度和深度拓展。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要求,不断满足整个社会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全面提升公共体育服务的水平和质量,今年的全国体育局长会议确定了2012年的主要工作任务,其中,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是重点之一。刘鹏局长在会议的讲话中明确提出:“在推动各级政府履行公共体育服务职责取得新进展。”“充分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全民健身工作中的骨干作用,完善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长效机制,提升全民健身科学指导与服务水平。”“加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工作力度”等。刘鹏局长还曾称赞社会体育指导员是“全民健身的宣传者,科学健身的指导者,群众体育活动的组织者,体育设施的维护者,健康生活方式的引领者”,给予社会体育指导员充分的信任和殷切的期望。根据《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规划(2011年—2015年)》的安排和今年的工作计划,各地体育部门也都根据中央和总局要求,出台措施,把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计划,确定专人、专门机构负责,划拨专项资金,把社会体育指导员作为落实《全民健身条例》和全民健身计划、构建公共体育服务和全民健身志愿服务体系、组织和指导广大群众开展健身活动的基本骨干队伍,整体工作有了很大起色,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有了根本变化。
二是队伍建设整体上规模、上水平。各级体育部门狠抓队伍建设,扩大队伍规模,提升队伍水平,以满足形势发展需要。首先是进一步加强了培训工作,壮大了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总局领导十分重视培训工作,刘鹏局长于1月21日在《2011年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工作总结》上批示:“自2009年底提出把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作为推进全民健身的突破性措施以来,这项工作有了很大进展,谨向从事此项工作的同志们致以敬意!望发扬成绩、再接再厉,并有针对性地解决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和问题,使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在量和质上两方面得到进一步提高。”晓敏同志于1月19日批示:“2011年培训工作完成的很好,有成绩、有创新、有进步,也有新经验。要认真总结,加强研究,不断改进和提高。坚持面向一线、面向基层,使培训工作更好地起到加强骨干队伍建设、推动全民健身活动开展的作用。”在充分肯定2011年培训工作的同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希望。 为了进一步加强培训工作,国家体育总局于4月5日专门下发了“关于开展2012年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工作的通知”,全年要投入近千万元资金,培训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3,650人,远超过2011年的2,428人。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上海、江苏、江西、河南、甘肃等省区市在今年也都投入大量经费,扩大了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培训规模。北京、江苏等省市还开始尝试分类、分项目培训,收到良好效果,受到学员们的欢迎和好评。根据粗略统计,我国目前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已接近75万人。其次是编辑出版了2012年版《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培训教材》,作为“十二五”时期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的重要举措。为了提升培训效果,根据广大社会体育指导员要求和工作实际以及专家、教授意见,在总局领导下,在2011年下发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培训大纲(2011年版)》指导下,在总局群体司和社体中心、中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主持下,组织专家、教授和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编辑撰写了《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培训教材(2012年版)》,这是继1995年第一版和2003年第二版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培训教材之后的第三版,新版教材前后参与编写的专家、教授和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达到了70余人,经过近一年半的共同努力,两易寒暑,即将付梓。新版教材将于近期上报国家体育总局审批,于9月正式出版发行,全书接近90万字,成为社会体育指导员事业发展进程中的里程碑。再次是加大了复合型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和培养。我国全民健身形势的发展和构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的需要,使复合型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但大部分社会体育指导员所掌握的健身技能比较单一,理论素养偏低,难以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各省区市体育部门逐步开始加快社会体育指导员再培训步伐,加大复合型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和培养力度,通过发现和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中的骨干和优秀分子,逐步扩大了复合型社会体育指导员所占比例。
三是继续加强组织建设,建立和完善各级组织机构。社会体育指导员组织建设在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中占有重要位置。组织建设的状况直接关系到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各省区市逐步开始重视组织建设。今年1—6月成立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的省区市已经有:广东省(2月23日)、江西省(3月7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3月29日)、湖北省(5月22日)、吉林省(6月6日),省区市成立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的总数已经达到了18个,其他省区市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协会成立的筹备工作。省区市体育局主要领导担任了名誉主席或名誉会长,主管领导担任了主席或会长,职能部门负责同志担任了秘书长,负责具体工作的同志担任了副秘书长,加强了组织保证。各地市县区也在根据国家体育总局要求,抓紧成立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的成立工作。组织机构的逐步完善,增强了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了队伍的归属感和使命感,增强了队伍的战斗力。
四是加大了经费投入,使工作有了基本保证。根据《全民健身条例》和《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办法》的规定,各级体育部门均增加了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的经费投入,作为加强公共体育服务的重要工作。《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规划(2011年—2015年)》明确提出,每年社会体育指导员经费,应不低于当年用于全民健身的体育彩票公益金的10%,这是一项硬性要求。 国家体育总局率先带头,从2010年起,逐年增加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专项资金。各省区市也都开始增加经费,列入年度工作计划和预算计划,有的省区市达到了几百万元。专项经费的增长,为开展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创造了必要的前提,逐步改变了社会体育指导员经费长期处于捉襟见肘的境地,为开展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评选表彰、购买装备器材、开展健身技能展示、日常交流等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五是建立激励表彰机制,开展评选表彰活动。自2011年下半年开始,国家体育总局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全国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评选表彰,引发了轰动效应。目前,奖品已陆续下发到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本人。这是自1993年12月4日《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颁布以来,表彰规模和数量最大的一次,魄力大、力度大、影响大。根据《全国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办法》的规定,各省区市也普遍开始开展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评选表彰活动,如上海市、河北省等,还同时开展了评选表彰先进社区指导站和先进全民健身站点的活动,开创了社会体育指导员健身站点评选表彰的先河。评选表彰活动的开展,在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内部逐步建立和完善了激励机制,对社会体育指导员是极大的鼓舞和鞭策,有利于调动广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
六是开始尝试网络化管理和服务,逐步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在总局领导下,中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加大了协会网站的建设工作,拟通过网站建设,实现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的网络化、信息化,创新工作思路,提高工作效率,开创新的服务模式。目前,已完成了初步方案的设计,寻找到了合作伙伴,尝试政府和市场相结合的模式,以利于发挥双方的资源优势,使协会网站充满生机与活力,办成中国最大的健身休闲网络平台,造福广大人民群众。
七是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大胆探索和创新服务模式,引进新的工作机制。包括上海模式、江苏模式、武进模式。通过创新,尝试在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和服务模式上能够取得新的突破。像上海市、广东省、湖南省、辽宁省积极组织社会体育指导员参加各类公益活动、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对社会体育指导员是一个锻炼,既开阔了大家的视野,也增强了工作能力。
正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在充分肯定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更要看到目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存在的难点和弱点,正视并加以重视,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克服和解决,为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持续健康发展创造条件。概括起来,主要问题包括:
一是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根据最近的统计,全国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大约在75万人左右,每万人仅拥有5名社会体育指导员,需求之间差距甚大,社会体育指导员缺口较大,成为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的主要制约性因素之一。在75万名社会体育指导员中,国家级和一级高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所占比例偏低,队伍结构不尽合理。
二是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组织化程度低,影响社会体育指导员作用发挥。目前,尚未成立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的省区市(含新疆兵团)还有14个,地市州盟和县区成立的比例就更小了。即使在已经成立协会的省区市和地县,由于缺少资金和人员支持,一部分协会还是处于“无办公人员、无办公地点、无办公经费”的三无状态,难以独立开展工作。有的协会成为体育部门的附属机构,未能真正发挥作用。由于缺乏有效组织,形成了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流失率高、上岗率低的现象,成为一个“老大难”问题和制约性瓶颈。
三是资金和经费投入少,缺口大,杯水车薪,入不敷出。有的地方长期缺少甚至没有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专项经费,工作处于停滞、半停滞状态。这个问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
四是健身站点缺乏规范,随意性大,社会体育指导员所依靠的公共健身场所缺乏得力的保障,长期处于“短缺状态”“游离状态”而没有人去过问、去关心。尤其是处于城市社区和农村村镇的基层健身站点短缺成为社会体育指导员开展健身指导和组织群众健身锻炼的最大制约性瓶颈。
五是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监管机制,工作缺乏评价标准,干好干坏一个样,工作缺乏活力和原动力。这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由于管理体制的原因,社会体育指导员难以享有必要的补贴、津贴,长期依靠社会体育指导员自掏腰包,很难长期坚持。
由此看来,我们面临的问题和困难还是很多的,不可因为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而沾沾自喜、盲目乐观,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
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和工作重点,实现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跨越式发展
2012年是贯彻落实我国“十二五”规划的承上启下之年,是贯彻落实体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计划的关键之年。面对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对建设体育强国的宏伟目标,我们要继续振奋精神、鼓舞斗志,以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和全民健身计划为重点,以加快构建我国公共体育服务和全民健身志愿服务体系为核心,以快速提升公共体育服务水平和质量为目标,实现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的跨越式发展。为此,我们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工作方向、奋斗目标和基本任务,充分发挥政府体育部门的主导作用,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体育部门的责任,尽快形成“一主多元”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思路,积极探讨新的工作模式,寻找新的突破口。各级体育部门要真正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全民健身上来,加快从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的步伐,彻底改变重管理、轻服务的倾向,把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给予重视和关注。我们应当认识到,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是我国整个公共体育服务体系链条中十分重要的环节,不是可有可无、可大可小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是落实和构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和全民健身志愿服务体系的主力军,要根据《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办法》的规定和《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规划(2011年—2015年)》确定的奋斗目标,把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摆在全年工作的重要位置。社会体育指导员不仅仅是全民健身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倡导者,还是新的生活方式、科学健康生活方式的引领者、建设者。在整个社会经济建设水平和生活水平提高之后,在生活富裕了之后,如何满足整个社会的精神生活需求就成为应当着力解决的主要矛盾了。最近有社会学专家提出了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社会是“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社会体育指导员在组织和指导广大群众开展体育健身活动、满足业余体育文化生活、建设和谐社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要继续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真正把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予以重视。
二是以学习贯彻2012年版《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培训教材》为重点,抓好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培训,不断加强队伍建设,提升队伍水平。我们要看到,到2015年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总是要达到100万人的目标,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为此需要不懈努力。要加深对新版教材的认识和解读,全面、深刻领会和吃透基本精神,按照总局领导要求,要作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必读教材和基本读本,尤其是新增加的内容要重点学习、把握和领会。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培训要坚持“保量重质”,要坚持面向基层的方针。
三是以建立和完善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为重点,以网络化体系建设为目标,大力加强组织建设。主要包括尽快建立和完善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社区健身指导站、各类健身团队、健身俱乐部等,形成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梯级组织建设体系和网络体系,就像蜘蛛织网那样把组织网络和服务网络编织的很结实,以此增强队伍的归属感、凝聚力和向心力,形成合力和战斗力,尽快扭转因为组织建设滞后而出现的组织“空心化”,活动“碎片化”现象。各地在建立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工作中,有条件的可以尝试试行会员制,通过自下而上的组织方式打牢社会体育指导员组织基础。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要实行“管办分离”“政事分开”,广泛调动体育社团组织和广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我们的工作才能够走上正轨。实践证明,仅有政府体育部门的积极性,而没有广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积极性,我们的工作就会半途而废,就会煮夹生饭,目前的工作现状就难以改观。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我们建设的是“有限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实现“小政府、大社会”。作为政府体育部门应当是掌舵的,不是撑船的,不能既掌舵、又撑船,那样就什麽事都干不好。因此,要改变什麽事情都由政府去干、去办以及政府办社会的现状,因为政府的人力、精力、物力和财力都是有限的,要大力放手和动员、发动社会组织和企业去做,发动社会体育指导员去做。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工作活力来自于广大基层社会体育指导员,通过加强组织建设,才能够充分发挥整个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智慧和力量。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是做好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的前提和必要条件,通过建立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还有助于明确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义务和职责,切实保护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权利,及时反映社会体育指导员合理诉求,贯通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诉求渠道。
四是不断创新社会体育指导员服务模式,以满足和适应广大群众新的健身需求。胡锦涛总书记在今年6月11日“在中国科学院第十六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一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我们要把创新作为我们今后工作的指导思想,大胆创新新的服务方式,探讨新的服务模式。我们的终极目标最终还是要落实到为广大群众开展健身活动提供高水平的指导和服务上。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节庆式”的工作方式和组织方式,要细水长流、经久不衰,实现常态化、长效化、制度化。因此,探索新的服务渠道和途径是检验我们工作成效的最重要的标准。比如可以尝试建立“社会体育指导员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团”,按照省区、地市、县区、社区几个层级建立和组织,以此形成层级式的服务网络。对加入志愿服务团的社会体育指导员要有一定的技能和水准要求,同时予以登记注册,确定每一个人的工作和服务职责与范围,发给必要的补贴和装备,实行有效监管和评估,以解决长期存在的“粗放管理”问题,积极探索社会体育指导员开展服务的有效途径,实现社会体育指导员服务的长效化和常态化。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通过建立中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网站,实行网上培训、网上健身指导和健身技能传授。有的省区市已经开始大胆尝试,收效很好。
五是建立良好的工作制度和激励机制,包括补偿制度、评选表彰制度、监管制度等,解决长期困扰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流失率高、上岗率低的问题。我在实际工作中深刻地体会到,如果不能够很好地解决社会体育指导员流失率高、上岗率低的问题,我们的工作就很难令人满意,工作就难以改观,精心制定的目标就很难实现。所以,想办法狠抓上岗率是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的首要任务。要下决心解决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上岗补贴,突破体制性障碍,尽快理顺体育部门、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和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之间的关系。
六是加强宣传工作,为社会体育指导员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环境。加大社会体育指导员宣传工作资金投入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要逐步改变宣传工作“零”投入的状况,在宣传上投入一定的资金和人力、物力。因为,宣传是需要成本的,如果不在宣传上投入资金、在宣传上下工夫,只是闷头干,工作效益就会大打折扣。俗话说:酒好不怕巷子深。在现今社会,酒好也怕巷子深,只有不断加大宣传,利用电视、网络等新兴媒体和平面媒体,宣传和普及社会体育指导员基本知识、新兴科学健身知识和方法,宣传社会体育指导员“奉献、服务、健康、快乐”宗旨,宣传和弘扬社会体育指导员“无私奉献社会、热心服务大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够增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社会认知度和美誉度。
七是加强全民健身站点建设,为社会体育指导员组织全民健身活动、开展健身指导和服务创造必要的条件。要研究和找准全民健身站点建设和维护的突破口、关节点,体育部门要主动与政府相关部门协调,力争把全民健身站点建设列入社会建设、民生建设、社区民生工程的重要内容,以引起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搭上地方民生建设的“班车”。与此同时,尽快研究和出台全民健身站点规范办法,总局已经于今年6月底在江苏省常州市召开了全国全民健身站点示范现场会议,就相关文件进行了征求意见,拟出台全民健身站点规范办法和标准,对作为公共体育健身场所的全民健身站点开始进行必要的规范,以推动全民健身站点建设的持续健康发展。
八是加强各地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交流,为社会体育指导员创造学习、深造的机会,开阔社会体育指导员视野,增强组织能力、提高服务水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我们要采取开放式的工作方式,为社会体育指导员创造更多交流和相互学习的机会。社会体育指导员来自社会的各个方面,来自四面八方各个群体,面向社会各个基层、各类人群开展健身指导、组织健身活动,如果采取封闭式的工作方式,就不符合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工作特点。因此,只有采用开放式的工作方式,加强相互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相互借鉴、使先进经验和科学的健身方式方法得以传播,才能够使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健康成长,在工作中做到教学相长、相互促进。
九是扩大经费来源,在确保政府逐步加大投入的前提下,积极开发无形资产,寻求社会赞助。按照国家体育总局规定,在各地用于全民健身的彩票公益金中拿出10%用于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这是总局的硬性规定,一定要很好地落实。在此基础上,还应鼓励积极开发无形资产,动员企业和社会各个方面参与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因为政府的资金毕竟有限,只有实行“两条腿”走路,为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筹集更多的资金,才能够推动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的顺利开展。
十是学习和创建社会体育指导员理论和文化体系,研究和破解社会体育指导员事业发展进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矛盾,总结经验、探讨规律。理论和文化建设是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面临的急需解决的课题。自1993年12月4日国家体育总局颁布《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以来经过近20年的时间,我们基本建成了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体系,但在理论和文化建设方面却比较滞后,究其原因,一是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二是缺乏总结和深入探讨研究,没有形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理论体系。由于缺乏理论和文化支撑,使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仅停留在工作和操作层面,对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的规律性、制度性、体制性问题深入探讨不多,对存在问题的原因缺乏深入分析和探讨,缺乏从总体上、全局上、从战略发展高度对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进行规划和筹谋,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的理论指导,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文化。因此,社会体育指导员理论和文化建设应当尽快提上议事日程。
总之,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工作,我们既面临新的机遇,也面临挑战,为了圆满完成“十二五”时期的任务,一定要按照刘鹏局长所要求的,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体育健身需求为己任,以建设体育强国为目标,为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